這篇同樣分食、衣、住、行、其餘準備事項來紀錄我如何在德國伺候栗子少爺~(我覺得我是很精簡行李的人,我們這次出去時3人15天托運行李才31kg)。

1.食:1Y1M的小栗子平常固定吃3餐+睡前奶,沒有點心。但他處在一個很尷尬的階段-他還沒有牙齒,但他已經不吃粥和泥。

我本來的規劃是早餐-麵包+優格(在台灣已吃過)或牛奶、午餐-用悶燒罐煮米+調理包(這樣大人可在路邊吃熱狗三明治之類的,不用特別進餐廳)、晚餐-過水後和我們一起吃餐廳、睡前照喝配方奶、奶粉多帶一點以備不時之需。

我總共帶了2罐400g的亞培奶粉+數包試用包、2個悶燒罐(出發當天要用到2個、到德國後計畫1個煮米1個保溫加熱好的調理包)、1個大保溫壺、數包貝親等日本副食品調理包、一些家裡的米(白米混糙米)、一個快煮壺、一個奶瓶、剪刀愛用小湯匙愛用水杯還有一個小鋼碗等等。

如上所述,第一關是飛行時怎麼吃?坐飛機會附的嬰兒罐頭他早已不吃,我也不想拿,帶著走多麻煩。然後又不能幫他訂漢堡薯條那種兒童餐。精算過時間後,最後他是這樣吃的:

出發當天:午餐晚點吃,吃悶燒罐裡的副食品,在桃園機場吃。晚餐吃另一罐悶燒罐裡的副食品,在香港機場吃。上飛機喝睡前奶。睡醒後吃早餐,本來想讓他吃麵包+牛奶的,但早餐有炒蛋+菠菜泥+馬鈴薯的選擇,就多要了一盒給小栗子吃。下飛機第一餐是午餐,就進餐廳和我們一起吃。

回來當天:晚餐在機場和我們一起吃。上飛機我們吃晚餐他喝睡前奶。早餐同上。因為回程轉機時間比較短,所以只在香港機場讓他喝了一罐奶,就直接回台灣吃晚餐了。

到德國後另一個大難關,就是在家裡讓小栗子試吃悶燒罐的米+調理包時,他雖不愛吃但還是吃了一餐該有的量。但到德國後,他變的一、口、也、不、吃。要他吃他就哭,很餓很餓也不肯吃。腦公試吃一口之後說,這樣煮的米有味道,難怪他不吃。我自己連幫他吃了幾天的米後,也贊成腦公的說法。所以建議想這樣做的麻瞇,帶白米去就好,不要帶糙米。白米跟糙米需要熟的時間不一樣,常常悶了4個小時白米都過爛了糙米還是很硬,而且糙米這樣悶會有一種不好的普洱茶有的那種霉味。

於是乎麻瞇的完美規劃被打破了。後來就變成午餐如果有去餐廳小栗子就跟著一起吃、沒去小栗子就吃麵包+橘子,有時+烤雞裡面的肉肉。烤雞很好買,路上賣熱狗三明治的那種店都會賣烤雞。

早餐的話,麵包和優格在德國都是又純正天然又經濟實惠又容易買到的好東西,小栗子也都很喜歡吃,他每天早上都吃的飽飽的。有些民宿沒附早餐的,我們就自備,前一天在超市先買好。

前面有說過小栗子很喜歡吃橘子,就這樣每天靠著源源不斷的橘子和早餐的優格,即使青菜吃得很少很少幾乎沒有,小栗子也沒有便便上的問題。

至於進餐廳吃飯,其實也是會有一些問題,例如湯很鹹、很多餐廳主菜都只配炸薯條、主菜幾乎不是炸的就是醃過的或者醬汁淋一大堆等等,這時候只能放棄大人的喜好儘量點些過過水後寶寶可以一起吃的東西。或者就找日本料理或中國餐廳,雖然那個價格我們會覺得很貴,但換個角度想,去吃德國菜也是一樣的錢啊,把錢花在中餐廳至少寶寶可以吃的飽吃的開心。

對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熱水。熱水要用來帶在身上(喝以及幫寶寶過菜)、泡牛奶、消毒奶瓶。我總共住了7家旅館民宿,7家統統沒有快煮壺(但我記得如果是像IBIS那種連鎖/商務旅館應該是都會有的)。

好在腦公出發前,在同事的建議下去大陸出差時買了一個九陽(豆漿機那個九陽)的快煮壺,其優點是電壓和歐洲符合、體積較小約是台灣常見快煮壺的2/3、整個機身含蓋子內側都是不鏽鋼、價格便宜如果回程行李超重拿出來丟也不會太心疼。雖說跟旅館要熱水應該都會給啦,但自己帶一個快煮壺真的方便多多,尤其住民宿時民宿主人如果回房休息了還真不好意思去敲門要熱水。

很期待吃早餐的小孩。

民宿Gästehaus Sonnenheim (5)  

常點給小栗子吃的幾種菜色。

cats  

下面介紹幾家我覺得寶寶一起吃很OK的餐廳:

(1)Rothenburg的日本餐廳Japan Restaurant Louvre(http://rothenburg-japan.de/)。這家對我們來說普普,但在TripAdvisor居然排第二名,只能說老外對日本料理的鑑賞程度....。會去吃當然是因為小栗子,看他大口吃著香香的白米飯+熱騰騰的配菜,也沒什麼好挑剔的。

(2)海德堡的德國餐廳Zum weissen schwan(http://zumweissenschwanen.trineca.de/)。這家在網友遊記、JTB書上、TripAdvisor上評價都很高。招牌起士蛋麵真的很淡不會鹹,完全就是起士+麵的原味,分一點給小栗子吃他很愛。另外我們還點了烤肉飯讓小栗子吃肉肉配飯。

cats2

(3)國王湖的烤鱒魚。很多餐廳都有賣,我們也是隨便挑一家進去。即使以台灣的標準來說,這邊的烤鱒魚也超級好吃,皮骨烤的入口即化,肉質細嫩鮮美,把皮挑掉後寶寶就可以吃了。

(4)慕尼黑的德國餐廳Ratskeller München(http://www.ratskeller.com/)。這家也是一樣各方評價都很高,人潮絡繹不絕,似乎還有某個遊記寫說是慕尼黑最好吃的德國餐廳。我們的心得是好吃也只好吃一點點,但價格可是一般餐廳的2倍高。

推薦為寶寶OK是因為我為了小栗子點了一道鮭魚燉飯,送上來才發現,那個鮭魚完完全全沒有調味,連抹鹽都沒有,小栗子開開心心的吃了1片多(照片為2片疊在一起)還配飯飯。燉飯的醬汁則淋在邊邊,把中間沒沾到的飯飯挖出來給小栗子吃就可以了。

cats3

(5)慕尼黑近郊的中國餐廳文華酒樓(http://www.china-restaurant-dynasty.de)。口味不重、菜色多樣,即使對大人來說都很好吃。如果是開在我家附近又賣適合台灣的價格的話,我也會常常去吃。

地點位在慕尼黑近郊,從市中心開車過去大概20分鐘,似乎沒有電車地鐵會到,可能只適合開車的人去。我們是誤打誤撞找到的,一試成主顧,在慕尼黑2天晚上都跑去吃,餐廳附近都是大超市、大賣場、還有一間超大的dm,順便shopping可以買的很痛快。

2.衣:照本來的規劃,小栗子是穿內衣+外衣(皆是厚薄各準備幾件)褲子+外套。有特別準備一件內裡刷毛的牛仔褲,其他都帶平常冬天穿的。後來發現保暖這樣夠,但最重要的其實是防風,於是我在H&M買了一件薄的防風外套,套在平常穿的熊熊外套外面,這樣就很夠了。

在推車上的時候,人家老外都用一種把寶寶從頭到腳緊緊套住包的像毛毛蟲一樣的防風套,我們沒有,覺得回台灣用不到也不想買,只好拿出麻瞇的羽絨外套塞緊一點,不然腳底很容易灌風。

份數的話我大概是帶8、9套,大人甚至帶更少,因為不用天天換嘛哈哈。

下面2張照片都是在最冷的楚格峰拍的。

DSC02293

DSC02298  

3.住:我都是在booking.com上,以2大1小去訂的。一晚預算70~80歐元,評價8以上,然後會特別看帶小小孩的家庭給的評價,什麼熱水不熱冷氣不冷暖氣壞掉的一律不考慮。大致上來說都住的還不錯,房間乾淨,原木家具看著就很舒服。早餐有的有有的沒有,這看個人的取捨。

其中只有一家旅館有放好嬰兒床,有幾家是跟我們說需要時再跟他們講,有幾家則完全沒提到這件事。這點我們是覺得還好,因為房間都不大,小栗子跟我們睡就可以了。

在Rüdesheim住的Hajos Hotel Germania。這家很棒,就在斑鳩小巷旁。原木地板乾淨舒服,把寶寶放下來玩很安心(有些鋪地毯的就覺得髒髒的不太敢放),早餐豐盛好吃,在booking評價很高、JTB的書也有介紹這家。

Hajos Hotel Germania (3)  

Füssen住的Hotel Fantasiaa。房間最大、唯一有放嬰兒床的一間,裝潢很有風格,但價格不含早餐。

Hotel  Fantasia (1)  

4.行:其實想抱怨SIXT附的汽座,收了我將近2000元,沒幫我們裝好就算了,還倆光倆光小小髒髒舊舊的!不嫌麻煩的話自己帶是最好,我腦公也有在唸。

我之前也煩惱過要不要租個大戰車來應付歐洲的石板路?我是蠻想租的,但因為我家那沒去過歐洲的馱獸腦公反對,就沒租,還是帶小栗子平常放在車上那台較為簡便可一手收合的推車出去(如上面的照片)。後來是覺得,用這樣的推車就足夠了。真的太顛簸時,例如Würzburg主教宮殿前方那塊,可以一個人抱寶寶一個人推推車。不然一般的石板路都還好,範圍不大一下就過去了,有些石板路旁邊還會鋪人行道。

好用的背巾當然是一定要帶的,所有博物館、皇宮、城堡都要求推車不能進入(但有些可以換成他們的推車)。我們是直接背著進去參觀,比較方便。

簡陋的汽座。

DSC02142  

Würzburg主教宮殿前廣場+停車場,範圍很大的顛簸石板路。

DSC01864  

石板路+鋪平平的人行道。

DSC01937  

5.其餘準備事項:記錄幾個比較重要的~

保險:進歐盟最好買好規定的保險,我進海關時海關沒看,但有備無患+防範未然。我是買蘇黎世的,歐盟認可+少數幾間寶寶可直接透過網路保的。

耳溫槍:一定要帶,每天都要幫寶寶量體溫,再度謝天謝地,小栗子在德國完全沒有生病~

備用藥品:請醫生開的,包含感冒藥、胃腸藥、抗組織胺、退燒藥等等。覺得現在的醫生對這種要求都好有經驗喔。

高山症預防對策:出發前看到黃瑽寧醫生的這篇文章後(http://blog.roodo.com/pedi_zone/archives/22151812.html),我就開始煩惱小栗子會不會有高山症、要不要上楚格峰。請醫生開備用藥時請教了醫生的意見,暗示一下醫生是否能開輕度止痛藥給我?醫生是建議,出發前不要吃太飽(預防嘔吐)、可以給點抗組織胺讓寶寶睡覺,最後是沒開止痛藥。

列了幾個備選方案,跟腦公討論之後,腦公很想上去看看。最後決定坐齒軌火車慢慢上去讓小栗子適應,再坐纜車下來。結果去的那天,齒軌火車停開,我們改成坐纜車上下。上去的時候我一直很注意小栗子的狀況,心裡默默複誦黃醫生列的那幾個症狀。

結果勒,腦公讓小栗子坐他頭上,小栗子玩得可開心的,我跟腦公都因為耳壓在吸氣吐氣時,他都還一副沒事人的樣子動個不停,說來說去只有我一個人在窮擔心~但,這只能說是小栗子這次沒症狀,不代表寶寶沒有高山症這回事。有麻瞇要帶寶寶去的話,還是評估一下自身對風險的承受力以及準備好應變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n062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